[從正面進去後]
來到德里的第二天,朋友因為要上班,所以我是請我們私人的司機載我到迦瑪清真寺。這個清真寺也就是2010年,當時食尚玩家本來要去採訪的地方,但因在門口發生槍擊事件而告停止。
迦瑪清真寺(Jama Masjid)位於印度德里老德里中心繁忙的義賣市場街(Chawri Bazar Road),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。迦瑪(Jama)一詞源於穆斯林在星期五下午舉行的主麻日聚禮。
迦瑪清真寺是全印度最大的回教寺院,是蒙兀兒帝國沙賈罕(Shah Jahan)王除了紅堡、泰姬瑪哈陵外,最後任命興建的建築。
清真寺四周被紅色砂石的拱廊包圍,包含有3個大門、4個方形塔樓、2個壁龕和2個高達40公尺的尖塔,和中央建有高達60公尺的圓頂。
迦瑪清真寺由紅色砂岩和白色大理石組合而成,主要入口有3個,位於清真寺北邊、南邊和東邊。東面的大門原是君王方能進出的專用門,現在僅在週五或伊斯蘭教節慶時才開放給回教徒進出;一般的遊客僅能從北面和南面的大門進入清真寺。
[入口,也稱Right Gate,其正前方的市集]
[進入後,會有一大片廣場,廣場中間的水池,用來洗淨用]
[入寺內會發給女生長袍,右方遊客那種]
記得我當時進去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,原本我請司機(印度人)陪同我一起進去,但就當我準備脫下鞋,回頭找他時,沒想到他被寺裡的工作人員攔下並告知不得進入。我很好奇的詢問他,但他卻是一臉無奈加生氣的告訴我,他在外面等我就好。不知為何原因,也許是因為信仰不同的關係吧我想? 因此我便自己進入參觀。
位於清真寺中庭的長方形水池,是回教信徒朝拜前洗腳、洗手的地方。迦瑪清真寺佔地非常的廣大,旁邊的一片空地會有專門的人在餵食鴿子,象徵著和平的意義。我在寺內、外隨意的走著,並一邊細看著建築特色及人們朝拜的神情,深深的覺得信仰對於人們的重要性。
[廣場內會有人餵食鴿子]
[餵食鴿子象徵合平]
[要先洗淨才能入內祈禱]
[手腳頭都要洗]
[此線為往生者運來此祈禱,家屬依序站立之線。印度教是火燒,但回教是運來此祈禱,而且只有男人才可以來,女人要在家,男人每人依藍線站立]
[有些人祈禱完會把書放在櫃子]
[祈禱順序站、跪、坐]
我在寺內廣場時,忽然有一個男子一直想跟我拍照,並且表明他願意帶我環繞寺內並做說明。我告知他我不必要,但他仍一直跟著我,基於安全考量,我跑去找寺裡的工作人員並詢問那個人是否是寺內的解說人員。工作人員告知不是,但他可以幫我解說(當他這麼說時,其實我也猜到他可能會跟我索取費用,但我想,既然來到此,就讓他們幫我解說也何嘗不可),因此我便答應。
[一直跟著我的人]
[此花像徵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]
[每一格給一個人祈禱]
[象徵太陽一樣呈放射,有偉大之意]
[從沙烏地運來的燈]
解說告一段落後,我想前往寺內旁的一處高塔,解說人員告知那個由我自己上去即可,並且如我所想的需要給解說費,我給了他200Rs,便自行前往塔上去。上塔之前要先在塔的旁邊小舖買票,票價是100Rs,塔內是一圈一圈的樓梯,非常窄小,時不時會需要停下來讓從上面下來的人經過,到了塔頂,可以鳥瞰整個義賣市場街,非常特別。
[前往尖塔的走廊]
[塔內刻滿了文字]
[由塔內往外看]
離開迦瑪清真寺後,除了深深的感到信仰帶給人們的支持與力量外,對於寺外的混亂景像與寺內的清靜讓我一直有著極大的反差感。也許,這也是人們處於混亂的生活時,是需要一種安定的力量不斷的持續支撐的緣故吧。